成功的人,总是愿意做失败者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:他们聚集了一群六,七岁的孩童,将他们分别带入房间中。房间只有一张桌子,桌上放了一根棒棒糖。
接着心理学家告诉孩子:“我要出去一下。我希望你们能忍耐,先不要碰这根棒棒糖。如果谁能做到,等我五分钟回来,这根棒棒糖不但是他的,我还会另外再多给他一根。”
每个孩子都点头答应,接着心理学家就离开了房间。孩子们不知道的是,房间里其实装了隐微式摄影机,心理学家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。
有些孩子虽然直望着棒棒糖流口水,却一直忍耐到心理学家回来:有些孩子以为四下无人,偷偷舔了棒棒糖,再谎称没有。
二十多年过去,心理学家再追踪这些孩子,发现前者的成就,自我满意度,远比后者高出很多。心理学家的结论是:这些孩子成功与否的差异,在于他们是否拥有“延迟享乐”的人格特质,换一个通俗的说法,也就是成功的人,往往懂得“先苦后甘”的道理。
受不了眼前诱惑的孩子,若带着这样的人格特质继续成长,虽然可能侥幸几次骗过别人,因而沾沾自喜,却骗不过自己,更骗不过命运。
危机,其实往往不难发现,只是我们假装没有发现:忍耐,不是要我们虐待自己,而是让我们得以躲过未来许多麻烦。“延迟享乐”,不代表吃不到甜头,而是将快乐的日子延后,让我们品尝到更巨大的幸福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